跳到主要內容區

人本街道種子教師培育課程規劃及報名

課程內容規劃及日期安排

課程預計分成三梯次,第一梯次為7/16(三)-8/6(三)舉行,第二梯次為8/13(三)-9/3(三)舉行;第三梯次調查中,時間、地點(臺中)待定。

其三期課程規劃、上課時間以及授課講師分述如下:

場次 

上課日期

上課時間

上課時數

上課地點

報名時間

第一場

7/16(三)-8/6(三)

每周三、五(共七次)

08:30-17:30

(午休一小時)

48 小時

(含 1 小時考試)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勤樸樓 CB105A 教室

備查日起至額滿為止

第二場

8/13(三)-9/03(三)

每周三、五(共七次)

08:30-17:30

(午休一小時)

48 小時

(含 1 小時考試)

國立高雄大學

圖資大樓1樓遠距教室及2樓宅創空間

備查日起至額滿為止

第三場

八月中

08:30-17:30

(午休一小時)

48 小時

(含 1 小時考試)

臺中(待定)

將視報名人數,

評估開班需求,

機關保有開班之權利

PS. 實際上課依據主辦機關進行調整。

(一)第一場次課程表

上課時間:7/16(三)-8/6(三) 08:30-17:30(共七次課程)

上課地點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 號)  勤樸樓CB105A教室

日期

上課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時數

7/16 (三)

08:30-10:30

人行環境政策發展與建置重點

當前政策發展方向以及建置的重點,以達到共識及學員的認同,提升實務執行時對政策之支持度

2

10:40-12:30
13:30-14:30
(
午休一小時)

安全街道-路口設計
Ch1理想與目標
Ch2路口設計原則
Ch3實際案例解析
理想的安全路口應具備的條件,以及安全的路口設計原則、既有的路口風險檢核,並以實際案例,做為在面對不同環境、條件時的參考借鑑 3

14:40-17:30

市區道路設計法規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最新設計標準及規範條文內容,以使參訓學員了解其立法意旨,提升實務執行時對法令之理解力

3

7/18(五)

08:30-10:30

無障礙環境與通用設計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應用與環境、空間、陳設元素間之關聯性與整合概念,以提升參訓學員專業技術能量與執行能力

2

10:40-12:30
(
午休一小時)

交通標線標誌設計設置規定

希望能夠了解如何設置清晰的標線標誌引導駕駛和行人,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並確保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以利交通秩序的穩定

2

13:30-16:30

優良案例分享

(一)新生和平路口
(二)大學里
(三)古莊公園
(四)蒲城街
(五)師大路

3

7/23(三)

08:30-11:30
(
午休一小時)

安全街道-路段設計
Ch1道路功能與斷面
Ch2設計理念
Ch3設計原則
Ch4實際案例解析

了解路段設計之基本精神以及路段設計之理念與設計原則、方法與應用,並解說新建道路與既有道路之設計策略與案例分析

3

12:30-15:30

街道空間概論
Ch1街道歷史脈絡
Ch2認識人本街道
Ch3理想街道設計概念
Ch4打造因地適宜的理想街道
推廣人本觀念,讓學員能夠認識到社會多元族群中的廣泛人本需求,並說明人與車的路權關係,以加強用路人之公共通行權的意識

3

15:40-17:30

路口改善設計實務

學習如何改善各類型路口以及選擇式當的配置方式,主要係提升學員在交通設計與路口改善的實務能力

2

7/25(五)

08:30-10:30

景觀植栽設計施工維護的問題與對策

學習到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類型以及週邊環境特徵等如何選擇樹種,達到提供美化環境、改善空氣品質、減輕熱島效應等功能

2

10:40-12:30
13:30-14:30
(
午休一小時)

幸福與活力街道
Ch1定義幸福街道
Ch2實踐幸福街道
Ch3操作手法案例分享

了解人行空間的價值、介面關係與定位,以及人行道的理想配置條件且在人行道寬度不足的情況下透過設計巧思滿足使用者需

3

14:40-16:30

人行環境改善建設實務經驗分享(一)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實務案例與常見問題解說,以提升參訓學員專業技術能量與執行能力

2

7/30(三)

08:30-10:30

街道基盤與韌性
Ch1基盤議題挑戰
Ch2騎樓與人行空間介面處理
Ch3人行道鋪面
Ch4韌性城市(排水設計與透水)
Ch5地下基盤設施整合
Ch6街道基盤設施品質管理

認識道路建設硬體元素的必要性及複雜性,以及了解共同管道在人本規劃之重要意義、如何與工程師協同作好硬體建設之銜接

2

10:40-12:30
(
午休一小時)

人行環境改善建設實務經驗分享(二)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實務案例與常見問題解說,以提升參訓學員專業技術能量與執行能力

2

13:30-17:30

彈性課程-現勘調查

(一)忠孝東路及周邊人行環境改善
(二)瑠公綠廊
(三)大安路一段人行環境改善
(四)忠孝東路地下通廊

4

8/1(五)

10:00-12:00
(
午休一小時)

創造有感溝通
Ch1為何需要民眾參與
Ch2民眾參與的方法論
Ch3操作手法案例分享
Ch4完整案例分享

認知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及多元方式以及民眾參與的方法論及手法,分享民眾參與的實際案例

2

13:00-17:00

彈性課程-工作坊

 

4

17:00-18:00

綜合座談及成果發表會

以討論的方式引導學員表達意見並進行意見的交流,以獲得改進的寶貴意見

1

8/6(三) 10:00-12:00
(
午休一小時)

考前輔導加強暨滿意度調查問卷填寫

邀請業師針對考古題進行考題解析

2

13:00-14:00

綜合測驗

藉由自我評量方式評估每個學員吸收的狀況進而調整課程教材內

1

共計

 

 

 

48

(二)第二場次課程表

上課時間:8/13(三)-9/3(三) 08:30-17:30(共七次課程)

上課地點:國立高雄大學 (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圖資大樓1樓遠距教室及2樓宅創空間

日期

上課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時數

8/13 (三)

08:30-10:30

人行環境政策發展與建置重點

當前政策發展方向以及建置的重點,以達到共識及學員的認同,提升實務執行時對政策之支持度

2

10:40-12:30
13:30-14:30
(
午休一小時)

街道空間概論
Ch1街道歷史脈絡
Ch2認識人本街道
Ch3理想街道設計概念
Ch4打造因地適宜的理想街道

推廣人本觀念,讓學員能夠認識到社會多元族群中的廣泛人本需求,並說明人與車的路權關係,以加強用路人之公共通行權的意識

3

14:40-17:30

市區道路設計法規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最新設計標準及規範條文內容,以使參訓學員了解其立法意旨,提升實務執行時對法令之理解力

3

8/15(五)

08:30-10:30

無障礙環境與通用設計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應用與環境、空間、陳設元素間之關聯性與整合概念,以提升參訓學員專業技術能量與執行能力

2

10:40-12:30
(
午休一小時)

交通標線標誌設計設置規定

希望能夠了解如何設置清晰的標線標誌引導駕駛和行人,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並確保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以利交通秩序的穩定

2

13:30-16:30

優良案例分享

(一)後驛商圈路面
(二)熱河一街騎樓區域
(三)正義路(九如一路~建國一路)866m
(四)九如一路人行道
(五)正義路街角設計
(六)建國一路路燈相關設施整合

3

8/20(三)

08:30-11:30
(
午休一小時)

安全街道-路段設計
Ch1 道路功能與斷面
Ch2設計理念
Ch3設計原則
Ch4實際案例解析

了解路段設計之基本精神以及路段設計之理念與設計原則、方法與應用,並解說新建道路與既有道路之設計策略與案例分析

3

12:30-15:30

安全街道-路口設計
Ch1理想與目標
Ch2路口設計原則
Ch3實際案例解析

理想的安全路口應具備的條件,以及安全的路口設計原則、既有的路口風險檢核,並以實際案例,做為在面對不同環境、條件時的參考借鑑

3

15:40-17:30

路口改善設計實務

學習如何改善各類型路口以及選擇式當的配置方式,主要係提升學員在交通設計與路口改善的實務能力

2

8/22(五)

08:30-10:30

景觀植栽設計施工維護的問題與對策

學習到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類型以及週邊環境特徵等如何選擇樹種,達到提供美化環境、改善空氣品質、減輕熱島效應等功能

2

10:40-12:30
13:30-14:30
(
午休一小時)

幸福與活力街道
Ch1定義幸福街道
Ch2實踐幸福街道
Ch3操作手法案例分享

了解人行空間的價值、介面關係與定位,以及人行道的理想配置條件且在人行道寬度不足的情況下透過設計巧思滿足使用者需

3

14:40-16:30

人行環境改善建設實務經驗分享(一)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實務案例與常見問題解說,以提升參訓學員專業技術能量與執行能力

2

8/27(三)

08:30-10:30

街道基盤與韌性
Ch1基盤議題挑戰
Ch2騎樓與人行空間介面處理
Ch3人行道鋪面
Ch4韌性城市(排水設計與透水)
Ch5地下基盤設施整合
Ch6街道基盤設施品質管理

認識道路建設硬體元素的必要性及複雜性,以及了解共同管道在人本規劃之重要意義、如何與工程師協同作好硬體建設之銜接

2

10:40-12:30
(
午休一小時)

人行環境改善建設實務經驗分享(二)

市區道路無障礙設計實務案例與常見問題解說,以提升參訓學員專業技術能量與執行能力

2

13:30-17:30

彈性課程-現勘調查 益群橋(援中藍田路口)
惠民路(益群路->翠屏路)

4

8/29(五)

10:00-12:00
(
午休一小時)

創造有感溝通
Ch1為何需要民眾參與
Ch2民眾參與的方法論
Ch3操作手法案例分享
Ch4完整案例分享

認知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及多元方式以及民眾參與的方法論及手法,分享民眾參與的實際案

2

13:00-17:00

彈性課程-工作坊

以益群橋(援中藍田路口)、惠民路(益群路->翠屏路)為例探討

4

17:00-18:00

綜合座談及成果發表會

以討論的方式引導學員表達意見並進行意見的交流,以獲得改進的寶貴意

1

9/3(三)

10:00-12:00
(
午休一小時)

考前輔導加強暨滿意度調查問卷填寫

邀請業師針對考古題進行考題解析

2

13:00-14:00

綜合測驗

藉由自我評量方式評估每個學員吸收的狀況進而調整課程教材內

1

共計

 

 

 

48

(三)第三場次課程表

上課時間:八月中下旬 08:30-17:30

上課地點:臺中(待定),將視報名人數,評估開班需求,機關保有開班之權利

課程原則上每小時休息 10 分鐘,中午午休 1 小時,具體安排依授課老師決定。

瀏覽數: